环境部已发布「碳费费率审议会设置要点」,近日展开研商会再讨论「碳费收费办法」草案,规定年排放量达2.5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电力业及大型制造业为收费对象,2024年起碳排就会被纳入计价,预估有512家工厂会被徵收碳费,目前规划经「认可」的国际碳权可用于抵换国内的5%需收费排放量,但认可准则等仍待后续讨论,早期执行的「先期专案减量额度」则仅限扣除2024 及2025年排放量,但扣除比例等仍待讨论。
依草拟的收费办法指出,收费办法规划以应盘查登录及查验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源,且全厂的直接排放及使用电力间接排放,其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合计值达2.5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的电力业及制造业为收费对象,需依「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登录管理办法」规定申报碳费,并至指定金融机构缴纳费用。
环境部说明,收费对象在计算碳费时,需将前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乘上中央主管机关公告的收费费率,就可算出应缴纳的碳费金额,但气候法规定,达成「指定目标」的事业单位可以享碳费优惠费率,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说,至于碳费的数额及自主减量的优惠费率等仍待明年第一季召开的碳费审议会决定。
环境部呼吁,2024年起迈入排碳有价的时代,事业应该优先建立温室气体排放量盘查能力,掌握自身排放量及重点排放源,并积极规划採行实质减量措施,环境部将在下周邀集民间团体及经济部共同就碳费徵收相关机制进行交流讨论,以期早日凝聚共识,加快碳费相关子法订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