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世代女大学生对性别平等看法有何不同?教育部青年署办理「大专女学生领导力培训计画」至今满20年,早期学员强调「要摆脱性别枷锁,男生能做的事,女生也可以」,但现在学员则自信认为「性别已不构成困扰,女生表现常比男生好」,显示出世代差异。
教育部青年署组长张静莹表示,推动「大专女学生领导力培训计画」,2003年起藉由营队方式,协助大专女学生与各领域杰出女性对话,20年来培训超过5000位女学生,她们陆续走出校园,进入职场,展现出女性领导力。
格若谘询公司总经理游若庭是早期学员,她2009年参与这项计画,当时是辅大财经法律系学生,亲戚说她「如果未来当不成律师或法官,大概就只能做行政小妹的工作」,当时她感受到性别偏见。而在参与营队时,一个讲师提到「有梦想就努力去实践,跟性别无关」,这句话影响到她后来人生。
游若庭表示,进入职场后,仍感受到性别差异,她曾担任一家公司小主管,有一个比她年纪大的男下属,某些津贴领很多,公司给的理由是「男生要养家,所以给多一点」,这让她感到不舒服。后来她在工作或创业路上,坚持不以性别来差异看待,而是以绩效做为工作表现的依据。
政大公共行政系硕士生何懿玲,是新世代的女大学生,去年及今年均参与培训营队,她表示,性别平等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观念,她在学习及成长过程中,未因是女生而被歧视,在营队中,学员也均以身为女性为荣,且都认为在一些方面女生的表现比男生好。
何懿玲之前在一家公司打工,主管是一个有3个小孩的女性,常听到别人说「哇,一个女性做到这样不简单」。当时她就觉得「这跟女性有什么关系,如果男性做到这样就很容易吗?」而事实上,这位主管的丈夫也很杰出,并分摊照顾小孩的责任,女主管是自己努力所以表现出色,跟性别无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