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讲述鬼怪故事闻名的「鬼故事大师」作家司马中原今(4)日辞世,享耆寿90岁。文化部长史哲闻讯深表哀悼与敬意,并表示,司马中原作品具有歷史见证的意义、人道关怀,以及极大的故事张力,其创作不断且跨越二次战争前后岁月,对臺湾鬼怪及传奇故事贡献卓越,其逝世为臺湾文坛一大憾事。
司马中原,本名吴延玫,1933年2月2日生。1949年随国民政府军队来臺,1962年自军中退役后,专事写作,并在电视台主持灵异节目,包括「今夜鬼未眠」、广播节目「午夜奇谭」等,奠定其「鬼故事大师」的称号。司马中原成长于烽火连天的烟硝岁月,15岁即投身军旅,仅于幼年时接受过私塾与部分中学与高中教育,一切学识皆靠自学自修。随军来臺后,任职步兵学校教材科参谋,后调任第二军团部参谋,致力提倡军中文艺。
其曾任《中华文艺》月刊社社长、中国青年写作协会理事长、华欣文艺工作联谊会总干事、中华民国着作权人协会理事长,获世界文化艺术学院(WAAC-World Academy of Arts and Culture)暨世界诗人大会(WCP-World Congress of Poets)共同颁赠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曾获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奖、教育部文艺奖、十大杰出青年金手奖、第一届十大杰出荣民奖、联合报小说奖特别贡献奖、国家文艺奖、中国文艺协会荣誉文艺奖章等奖项。
由于年少时期辗转流离的参战经验,司马中原善于描绘现实的残酷与鲜明的人物。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传记,含融史诗性与抒情性,亦不乏浓厚的乡野传奇色彩。他曾自述,「作者先要背负歷史和民族的重量,然后笔下始能产生重量」,因而其史诗性小说以山河恋为经,以中日战争与国共之战为纬,衬托出人性的正邪之争;抒情作品则散见于短篇小说与散文集;乡野传奇作品数量最为庞大,兼有乡野、怀旧、武侠、《聊斋》式狐鬼异闻等题材。
1962年《荒原》与1967年《狂风沙》的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1987年开始主持灵异节目与乡野传奇广播剧,使得此类作品几乎成为司马中原的代名词,可说是最会说鬼故事的臺湾作家。
文化部表示,司马中原也是国立臺湾文学馆筹备时期便慷慨捐赠的作家之一,包括小说〈湘东野话〉、〈龙飞记〉、〈劫婴记〉、〈糗事一箩筐〉等百余件作品手稿、图书等,并长期支持、积极参与文学活动,如臺文馆举办的「府城讲坛」等。其为人乐天幽默,所到之处总是谈笑风生、妙语如珠,广受读者大眾欢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