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总统大选顺利落幕,民进党赖萧配胜出,然而这次得票率下降,不少选票流向民眾党,不仅是新政府上任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学者祁凯立更指出,民眾选择把票投给柯文哲,说明了「台湾可以有一个比民进党对中国更友善的候选人」。
4年前,总统蔡英文以高达57.13%的得票率挑战连任总统成功,不仅击败韩国瑜(552万票),更创下史上最高817万票的纪录。反观这次大选,赖萧配得票率仅40.05%,位居第2的侯康配得票率为33.49%,而首次参选的柯盈配得票率为26.46%,皆有一定比例的支持者。对民进党来说,只能说是惨胜。
民眾党的崛起意味着什么?据《世界新闻网》报导,胡佛研究员祁凯立(Dr. Kharis Templeman)指出,比起两岸关系,台湾选民、尤其是年轻人,更在意国内问题,但3组候选人都没有拿出可以改变现状的计画,因此选民「没有被说服,选其中一个而不是另一个会改变台湾的命运」。最后,「那些希望有所改变的人,或许就投给了柯文哲。」
除了国内政策备受选民关注,台海关系也是这次大选主轴。面对中国长期施压,柯文哲採取「中间路线」,一方面坚持台湾应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另一方面主张应与大陆发展实质交流,降低台海战争风险。祁凯立认为,柯文哲和民眾党以台湾政治的第三势力出现,说明了「台湾可以有一个比民进党对中国更友善的候选人」。
祁凯立预估,赖清德当选后,未来4年台海将延续蔡英文执政时期的紧张气氛,北京最快下周就会採取行动,表达对大选结果的强硬立场。而在6成选民投票反对民进党的情况下,国民党若能在4年后推出优秀候选人,仍有可能在下届大选中胜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