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去年发生校园喋血案,引发社会眾怒,行凶少年背景遭网友起底、肉搜;新北地院火速出面,要求社群平台即时下架少年个资,该举动也被外界质疑「法律保护坏人」,一时间争议不断。对此,司法院昨(18)日表示,已另建立「少年事件保护管束风险管理机制」,将对高风险个案进行评核管控,并自2月1日起由六都辖内少年法院(庭)进行试办。
司法院强调,少事法与一般刑事案件程序不同,藉由调整少年的成长环境、矫治性格的司法介入处遇,保障少年健全成长。此外,少年事件,又分为少年保护事件与少年刑事案件,少年法院于必要时施予保护处分、适当的刑罚矫治,协助少年重返社会,并在社会承担建设性角色的期待下,督促少年增强对他人的人权及尊重。
事实上,司法院于108年间曾针对少事法进行修正,对曝险少年改採「行政辅导先行、司法处遇为后盾」新制,并自112年7月1日施行,由少年辅导委员会整合教育、心理、医疗、警政、金融管理及相关资源,尽力辅导和协助尚未触犯刑罚法律的曝险少年,避免他们过早进入司法程序。
司法院进一步说明,少年法院配置少年调查官、少年保护官,连结相关行政资源,再深入调查、搜集关于少年保护事件相关资料,另少保官则为规划办理少年的假日生活辅导、保护管束和劳动服务等保护处分,共同研商拟订少年的处遇计画,藉由网络间资源相互配合,增强处遇的效益,有效协助少年正向改变和顺利復归。
最后,司法院表示,为共同建构更完善的社会安全网,期许携手相关行政单位,另建立「少年事件保护管束风险管理机制」,针对少年保护管束案件分级分类,选任专责的少年保护官对高风险个案进行评核管控、建立与相关机关定期联繫、个案研讨机制,先期规划自2月1日起,由六都辖内少年法院(庭)进行试办,期间一年,期中并滚动式检讨策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