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售此衍生性商品的韩国银行业者表示,大型金融机构卖掉的元月到期商品有4,326亿韩元,其中若计算到19日,已出现2,164亿韩元亏损,也就是腰斩的概念。因为在香港交易的标的物中国大陆企业指数,现已跌到比当初敲进价位还要低。
结构型债券(Structured Notes)是跟国企指数有连动关系,只要指数不跌破特定点,就可有类似债券的票面利息。但陆股与港股的表现实在太差,以国企指数来说,大盘跟2021年2月最高点相比,至少跌掉一半以上。因此,跟国企指数连结的115亿美元衍生性金融商品,也出现亏损风险。
韩国金融监管单位从元月8日开始,对12家当地金融机构展开调查,看这些以大陆股票为连结标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在销售时是否涉及不法。韩国FSS(金融监督院)也发现的确有问题,包括有银行施压员工,卖给散户这些艰涩难冻,且有高风险的金融商品。
韩国政府统计,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损失将一一浮现。前述115亿美元跟国企指数挂在一齐的商品中,有20%将在第1季到期,另外的32%预估在第2季也要到期。在韩国卖掉的19.3兆韩元此类商品中,超过25%的苦主年纪是在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
韩国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大陆的资产已陷入一片愁云惨雾的恶性循环(vicious cycle)。不同衍生性金融商品各有各的敲进价位。看着国企指数愈走愈低,券商就会开始避险,大盘下修的压力也跟着加大。因避险的部位要在3月与4月前结算,那个时候也是大多数衍生性商品的到期日,推测抛售的力道可能会不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