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伟/花莲报导
国立清华大学两名同学,利用寒假到花莲县考古博物馆实习,在秀林乡北三栈考古遗址一处休耕农地调查时,眼尖发现一块仅约3公分「人兽形玉玦」,花莲县考古博物馆1日确认,这是距今约2700年前,以花莲丰田玉制成的史前文物,为珍贵稀有的「威望商品」。
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考古学研究室成立的脸书粉专《清大考古》也贴出这个讯息,该校人社院学士班林嘉乐、利恩得两名同学,选修考古课程,利用寒假实习机会参与花莲县考古博物馆考古遗址调查工作。昨天由该馆典藏研究组长尹意智带领,到北三栈考古遗址做地表调查,意外发现国宝级人兽形玉玦!
花莲县考古博物馆长温孟威表示,出土处属北三栈考古遗址范围内,是一块休耕农田,还没有经过考古发掘,这块人兽形形状很小,两名女大生好眼力,「有些人研究考古数十年都没有这个机会,真的就像是中乐透一样」,学生也好高兴。
温孟威说,人兽形玉玦主要作为饰品,这块玉玦头部已毁损,但胸部被钻了一个洞,推测因为珍贵稀有,虽然受损,持有人可能也舍不得丢弃,再钻洞当成项炼配戴。已先将这件稀有的古文物清理后,暂置博物馆的典藏库房。
温孟威表示,距今年代约3500到2200年前,一群人在奇莱平原生活的文化现象,被定名为花冈山文化。因为花莲产丰田玉,花冈山文化的人群制作及使用大量玉器是最特别之处,说明了当时的人掌握到材料和技术,而且除了温饱,也有余力装饰自己。
他表示,人兽形玉玦在全台出土约40件,多分布在台湾东部,花莲连同这一件也仅有5件,因为珍稀且昂贵,要具特殊身分的有钱人家才能拥有,考古界称为「威望商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