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公布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1.79%,写下7个月来新低,然而PPT网友却抱怨此数据跟「体感」落差大,根本不准,喊话调整数据算法才不会失真,话题引起热烈讨论。
事实上,消费者物价指数虽为1.79%,但食物类年增率4.10%高居七大类最多,尤其水果涨20.86%,肉类涨5.63%,加上调理食品、外食费、谷类及其制品各涨4.31%、4.00%和3.35%,且医药保健类涨3.12%、衣着类涨2.47%,使得民眾对通膨仍有明显感受。
PTT网友留言表示,「主要是外食占主计处CPI公式比例低,跟基期没什么关」、「现在流行说体感,这数字根本搞笑,几乎每家都在涨价」、「涨价涨很凶,怎么凑出数字的可以教我吗」、「CPI记得包括水电燃气交通医疗教育,这些都政府可控制的。」
许多网友认为,主计总处应该要调整CPI的算法,才不会跟现实脱节太多,「真不考虑更改算法吗…」、「这到底是哪国算法,跟现实体感根本有巨大落差」、「很聪明的落后算法骗人,合理不升息保护金主」、「因为知道主计处的算法跟一般民眾的体感落差,自己算都自动+2%。」
此外,主计总处也提到,由于今年农历春节是在2月,可预期CPI年增率一定会明显扩大,预期今年前二月物价平均涨势将比去年12月的2.7%缩小,不过仍会在2%以上,第一季也仍会超过通膨警戒线2%。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