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振市场信心,今年以来大陆已有逾7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其中,将回购股份进行注销的上市公司逐渐增加。分析认为此举可提升每股收益,达到稳定股价、向市场传递信心的目的。
《中国证券报》报导,Wind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7日,共有599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的提议或者预案。同时,共有702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超过332亿元人民币。
一些行业龙头公司出手「阔绰」,三安光电、药明康德、格力电器、寧德时代等公司回购金额居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股份回购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具有优化资本结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健全投资者回报机制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其中,「注销式回购」案例增多,有不少公司主动变更回购用途,将尚未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回购股份变更为注销。
业内人士表示,与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不同,把回购股份用于注销,能够减少公司股份的市场供应量,从而在净资产收益总体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每股收益,而每股收益是公司股价的定价基础之一,此举可达到稳定股价、向市场传递信心的目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表示,上市公司认为其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而利用閒置资金回购股份,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回购的股份如果注销,可以减少公司股本,优化资本结构。回购的股份如果用于员工激励计划,可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积极性,有利于提振公司业绩。
报导指,过去,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多用于股权激励。最近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将回购股份进行注销的上市公司逐渐增加。除了药明康德等直接表明注销回购股份的案例,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公司主动变更回购用途,将尚未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回购股份变更为注销。在2024年以来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72家公司决定定向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