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指出,2020年4月,有群眾向大陆国安机关举报,称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外籍人员非法挖掘採集大陆重点保护物种。国安机关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核查处置,将正在自然保护区内盗採珍稀野生植物的外籍人员当场抓获。
经查,该外籍人员受境外机构指使,非法挖掘採集上千种野生植物物种标本和种子样本,以非法管道运往境外近两千次,交易流水近百万元(人民币,下同),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该外籍人员对盗採大陆野生植物的行为供认不讳,国安机关依法将其驱逐出境,成功斩断境外势力侵害大陆生态安全的黑手。
大陆国安部分析,上述案例暴露境外别有用心机构和人员,针对大陆开展珍稀物种非法採集,进而威胁大陆生态安全的敌情。他们开展非法活动方式有:
——境外遥控,境内作案。与该外籍人员联繫的「买主」长期在境外,联络管道隐蔽秘密。境外机构或人员通常採用社交媒体平台等线上管道对境内人员遥控指挥,提出搜集特定品种、尺寸植物标本的需求,商谈价格与获取时限,或是向境内人员「传授」盗採经验与「应急预案」。而后该外籍人员在对方的远端遥控下,以野生植物「爱好者」为幌子,前往对应地点盗採珍稀野生植物。
——假借旅游,盗採植物。该外籍人员在收到境外遥控资讯后,大肆打探搜集大陆各类珍稀植物名录与产地,再假借旅游名义实施盗採行为。从2011年起,先后数十次赴大陆四川、云南等地的数十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旅游」,伺机盗採集植物活体标本、根茎,搜集植物种子。
——逃避监管,非法寄递。为逃避检查,掩盖其违法行为,涉案人员以虚设公司或组织的名义,在网上联繫非法快递仲介,寄送植株或种子包裹,以逃避监管。经查,9年间该外籍人员共违法向境外寄递上百种各类珍稀野生植物,导致大量大陆特有生物资源流失海外。
大陆《反间谍法》《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都有相关处罚规定。
大陆国家安全机关提示,生态安全是国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流失,如被别有用心之人研究和利用,将给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