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方债务深不见底,官方从去年起针对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大陆国务院常务会议23日称,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强调将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但陆媒观察,地方全口径债务余额并未减少,且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明显上升,还本付息压力更为刚性。

据新华社23日消息,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当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会议称,按照中共中央部署要求,经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为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会议续指,要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配套政策支持,持之以恒攻坚推进,进一步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要强化源头治理,远近结合、堵疏并举、标本兼治,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去年7月就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此后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推动下,20多个省份相继发行了约1.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特殊再融资债券,金融机构与融资平台协商,透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

大陆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42兆1674.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兆7373亿元,限额和余额的空间为1.43兆元。由于特殊再融资化债成效明显,市场预计今年继续新批特殊再融资债额度的概率较大。

但大陆「21世纪经济报导」24日指,不论是再融资化债还是金融化债,「只是拉长了期限、降低了利率」,地方全口径债务余额并未减少。而特殊再融资债置换之后,地方政府显性债务余额明显上升,还本付息压力更为刚性。与此同时,城投公司仍面临融资压力。

大陆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向陆媒「第一财经」表示,上述国常会在肯定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整体缓解的同时,也对下一步化债工作进行部署,显示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仍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时间依靠发展来逐步化解。

#地方债务风险 #化解 #再融资 #整体 #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