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刘永健日前证实,台湾民主基金会代理董事长吴钊燮已于23日拜会立法院长韩国瑜,就董事长改选一事交换意见,这也让「卡韩」月说不攻自破。董事长「依惯例」由立法院长 担任,据悉,韩国瑜方面也有规划执行长人选,蓝绿接下来的角力就是,掌握实权的执行长,是否「依惯例」由执政党主导。
2003年6月17日,扁政府时期成立的民主基金会,恰巧与韩国瑜生日同一天!但因为「卡韩」议题延烧,也让基金会成为蓝营猛攻的标的,甚至直指是绿营小金库。但实际上,基金会每年1.8亿的预算中,有1/5是保留给各政党申请国内、外民主人权活动之用,因此基本上是依政党比例分配,不论哪个政党执政都是这个「惯例」,所以是国会有党团的政党共同「持股」的小金库。
譬如2021年补助国民党的金额是1012万、2022年是1028万,至于执政的民进党虽然比较多,但也大约在1600万之谱,差别顶多在于宽松有别;立委卯起来起立国会交流联谊会,其实只要随便办个出访或座谈会活动,从这里也可以申请个十几、几十万元的补助。了解内部运作人士就透露,「民主」、「人权」都是「关键字」,只要计画有这些字眼,会比较容易过关。
再者,投执政者所好、政治正确也是申请补助的「撇步」,譬如蔡政府上台后力推新南向政策,2019年核定补助的案件中,和「东南亚」相关的就达20件,是各单一区域中件数最多的。所以即便政党有一定比例的「额度」,但执政党申请大多配合政策,而且相对也显得宽松,在野党就得依据成立宗旨把关。因此,前国民党立委陈以信2020年就质疑,包括当时董事长游锡堃、副执行长陈婉宜竟然肥水不落外人田,没有做到利益迴避。
在韩国瑜当选立法院长,「依惯例」接任民主基金会董事长后,执行长这个实质综理会务的角色,如果能够顺利拿下,国民党就可顺藤摸瓜,打开过去8年补助款的「黑箱」。据了解,现任副执行长廖达琪与董事黄奎博都曾被点名,与韩交好的廖达琪在年后还曾出现在立法院,被目击到前往中兴楼12楼与副院长江启臣会面,在此敏感时机自然也引发诸多联想。
只不过,执行长虽然是董事长提名,但却必须经董事会同意,也就是在现行的生态下,恐怕执政党说了才算。以过去王金平的前例,当时在野党在立法院是绝对多数,掌握稳定过半的席次,但执行长的人事上还是必须妥协,仍是尊重执政的民进党所推荐的高英茂和林文程,直到2008年国民党执政后才由黄德福接任。以目前蓝白在野势力勉强过半的局面,韩国瑜能否完全主导?要硬碰硬,还是採取「蓝绿共治」?才是新的攻防战场,也考验韩国瑜政治智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