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七龙珠》红遍全球的日本知名漫画家鸟山明,日前不幸因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逝世,享寿68岁,消息引发各界哀悼。东元综合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朱光辉表示,亚急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由于引起的神经症状不明显,导致不易诊断,尤其老年人或常会喝酒跌倒者发生率较高。若发生在老年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意识状况变化、单侧肢体无力及头痛;若出现在年轻病人,通常源自于较大的创伤机制,从而产生颅内压及神经损伤。
朱光辉在东元综合医院专栏撰文指出,亚急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之所以常出现在老年人或常会喝酒跌倒者,主要因受伤的病史易被遗忘,以及受伤的机制又不至于严重到立即让病患出现症状。
朱光辉接着说明,硬脑膜上血肿常发生在外伤同侧,而硬脑膜下血肿则发生在外伤的对侧脑部,因撞击时加速及减速的切力,导致连接硬脑膜及其下脑实质的搭桥血管破裂,老年人由于脑部较萎缩,更容易造成此伤害;且因微小静脉出血量较小,所形成可辨识的血肿时间较长,可延迟至数天或数周后发生,同时,脑部萎缩中间可容纳较多累积的血液,而无造成脑部压迫的神经症状。
硬脑膜下血肿会因血液累积的速度,使临床表现可以有很多不同,朱光辉提到,慢性硬脑膜下出血经常发生在老年患者,除了外伤,平时使用抗凝血及抗血小板制剂也占部分原因;若于年轻病人出现,通常源自于较大的创伤机制,也因为脑实质较饱满,就算少量血液也可增加颅内压及神经损伤。他指出,若急性硬脑膜下出血合併严重神经缺陷,如瞳孔放大无反应,比起硬脑膜上出血有较大死亡率及较差预后。
至于诊断工具,朱光辉说,主要是脑部电脑断层,病灶随着时间于电脑断层下显示不同深浅浓度,治疗方面,于临床上有意义的硬脑膜下出血需外科手术处理,不过,手术仍有其风险性,得考量个别病患的情况,由神经外科医师与家属做详细及妥善解释后决定后续治疗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