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数位经济发展迅速,数据安全高效流通课题受瞩目。陆媒透露,今年北京市将制定5项数据相关的地方标准,其中,数据跨域管控的标准将由蚂蚁集团联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主持。

澎湃新闻报导,根据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近日组织召开的2024年标准工作启动会,今年该所将重点聚焦《数据资产登记指南》、《数据资产品质评估指南》、《数据匿名化处理实施指南》、《数据资产合规入表指南》、《数据可信流通跨域管控技术规范》5项标准开展编制工作。

其中,由蚂蚁集团、北京国际大资料交易所共同启动的《数据可信流通跨域管控技术规范》,将全面分析因数据流程通到域外带来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容多种数据流程通范式的跨域管控技术要求,即数据方如何利用技术手段保障自己的数据权益,保障数据要素合法合规流转。

去年底,由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与蚂蚁集团共同主持发布的《数据跨域管控白皮书》首次系统阐释了数据跨域管控的实践指引与策略,提出借助密态计算(包括隐私计算、可信计算和机密计算)等技术手段,有效管控数据流程通利用的风险。

报导指,密码学可将数据的存取控制边界从运维人员管控的网路物理边界,扩展成金钥管控的虚拟网际空间边界;也能将数据的加密保护从以前仅保护存储和传输的静态数据安全(即密态封装),扩展到保护计算和研发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安全(即密态计算),以按照相应安全等级要求有效防范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

但报导也指出,单纯使用密码学技术因性能和成本难以大规模应用,所以需要可信晶片和机密计算技术来协同保障从而大幅降低成本,实现低成本密态计算。目前,相关合作方正在通过开源共建致力于这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数据 #计算 #管控 #跨域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