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合作尤其是ECFA协议,十年前因为「太阳花学运」受到很大衝击,包括服贸、货贸、争端解决机制等都未解决,大陆方面是否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相关问题,台湾社会最近有很多反思和检讨,而台方做法不符合ECFA的目标。
陆委会前主委赖幸媛近日在新书《铸剑为犁》中,解密ECFA协商不为人知的幕后秘辛,当初两千多项大陆农工产品没办法进入台湾,是因为ECFA协议文本加上了「考量双方经济条件」这几个字。
陈斌华表示,ECFA在序言中表述的非常明确,「双方同意,本着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
陈斌华表示,WTO的基本原则为非歧视原则,双方签署ECFA,推动两岸贸易自由化,本应在两岸贸易正常化的基础上进行,但考虑到两岸都是一家人,为使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率先享受到ECFA利益,我们同意在台当局还限制大陆2000多种农工产品输入的非正常、歧视状况下,同时推进正常化、自由化进程,先实施早期收穫计画,「且考虑双方的经济条件,我们未要求在实施早期收穫计画时,双方早收产品在数量、贸易额等方面对等,说白了就是大陆让着台湾。」
陈斌华表示,ECFA协议第二章「贸易与投资」中明确提出,双方同意,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穫基础上,不迟于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协议展开磋商,并尽速完成。大陆方面一直认真执行协议相关条款,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服贸协议签署未生效,货贸协议商谈被迫中止。对这个事件,看到最近台湾内部有很多反思和检讨。
陈斌华表示,台方做法不符合ECFA「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的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