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交通委员会今(1)日安排「极端气候灾防预警暨汛期防汛准备办理情形」专题报告,交通部指出,台湾过去百年来温度上升约1.5℃,降雨日数减少,推估未来天候趋势为冬季变短、夏季变长,极端高温、极端降雨强度及频率均增加,侵台颱风个数虽减少,但颱风强度(风速)和降雨均增加。
交通部综合规划司长张垂龙报告指出,今年3月18日起水利署成立「旱灾紧急应变小组」,气象署每周客制化提供未来1周的降雨趋势供决策参用,气象署持续开发「新一代剧烈天气监测系统」,也发展区域动力降尺度模式,就进行未来1至3个月提供乾旱指标预报,以有效降低乾旱所带来的灾害衝击。
颱风、豪大雨因应方面,张垂龙表示,今年颱风季起,于警报期间试办「沿海地区风力预报」,协助县市政府强化停班停课决策。当气象署监测或预测有强降雨发生时,适时发布豪(大)雨特报,并就具有复合性灾害的剧烈天气,发布「大雷雨即时讯息」;针对较大规模或剧烈豪雨,提供定量降雨预报并且每3小时更新,若有停班停课决策需要时,主动召开地方政府视讯连线研商会议。
张垂龙说,在高、低温特报精致化预警,气象署採「黄、橙、红」3色灯号分级,2022年11月以及2023年6月起,将低温特报与高温资讯的发布精细度拓展至乡镇尺度。气象署与公路局、高速公路局合作建置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及省道沿线观测站点,开发「新一代剧烈天气监测系统(QPEPlus)」客制化系统,提供陆、海、空交通运输的气、海象监测与警示功能。
农林渔畜牧领域方面,张垂龙指出,气象署与农业部签订「农业气象资讯服务及应用合作协议」,规划至2025年完成将农业气象观测网,从现行79站扩增至249站。气象署提供713个地点的农业精致化预报资讯,供农民及相关单位运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