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昨(11日)邀请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列席,就「国家科技发展策略与布局」进行专题报告,并备质询;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则说,遗憾的是国科会主委吴政忠请假未出席,不知是官员的待退心态,还是认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根本不重要?
柯志恩在质询国科会副主委林敏聪时,表示,当初科技部降级为国科会时,吴主委信誓旦旦的认为,改制后可透过每个月与部会首长的「委员会议」,做好政策统合及协调工作,然后点出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委员会议,有五部长(教育部长潘文忠、经济部长王美花、前农业部长陈吉仲、现农业部长陈骏季、卫福部长薛瑞元)九次会议都没有出席,都找人代出席,最有关系的国发会也是有七次找人出席,你们当初所认为可以跨部会整合串流,结果这些人没当一回事?令人质疑国科会改制后,真的对统合我国科技发展有帮助吗?
至于面对我国科技人才的不断流失,柯志恩质疑,政府提出多项育才、留才、揽才政策,却始终看不到具体成效。林敏聪回应,我们不能讲说达到理想目标,但我们做了很多,对于整个研究计画还有博士班有1000多个...;但柯志恩也提出IMD世界数位竞争力调查评比回击,并指出近10学年度我国大专校院学生修习STEM领域有关之人数及占比,10年少了10万人。
柯志恩并说,现在我们都说AI,台湾未来都要往AI走,离奇的是大专院校为了因应市场趋势、吸引招生,不少科系跟着改名,或新增系所、学位学程为「人工智慧(AI)」,但在缺乏专业师资或资源的情况下,改个名就能对我国AI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有助益吗?你自己也从学校来当官员,认为这样可以吗?林敏聪也说,完全只是改名绝对换汤不换药,这几年ChatGPT会渗透到各领域应用,应该是把AI当工具...;柯志恩也呛,我只问你「改个名字老师换汤不换药吗?有办法育成台湾AI人才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