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对以色列本土发动袭击,大陆学者分析,对华府而言,中东局势毫无疑问正在「泥潭化」,这与美国向东亚、亚太「战略性转移」的全球宏观战略相违背。但也有学者认为,事态不至于有非常大的升级,且美国的军事资源足以因应西太平洋的任何紧急事态,尚不须动用在大西洋和欧洲的一兵一卒。
復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14日在微博发文表示,伊朗对以色列本土发动无人机和飞弹袭击,并明确表示「对以色列的袭击可以被视为已经结束」,基本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回合,类似美国前总统川普定点清除苏莱曼尼后,并未对伊朗的报復行为进行还击,从而将双方博弈限制在「一个回合」之内。
但沈逸认为,对美国而言,中东局势毫无疑问地正在「泥潭化」。他强调,美国倾向于在维持中东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从全球向东亚和亚太的战略性转移,但现在局势的发展,显然要求美国在该地区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资源,这与美国的全球宏观战略大方向相违背。
沈逸续指,对美国内政治来说,最适合美国的,肯定是整体局势的迅速平稳,避免让川普有更多的素材,攻击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无能。但从目前的局势看,该想法可能还会经歷更加艰巨的考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则向本报表示,伊朗的袭击对以色列并未造成重大伤亡,加上美国数度警告以色列,停止加剧人道主义灾难,尼坦雅胡政府迄今亦未对迦萨南端地带发动进攻,看来以国对美国的态度基本上仍是当心的,事态应不至于有非常大的升级。
时殷弘直言,中东局势发展对华府虽有相当大的政治压力,但从军事资源来说,拜登政府认为在印太地区依靠美军、日本和澳洲军队,便足以因应西太平洋的任何紧急事态,尚不须动用其在大西洋和欧洲的一兵一卒。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