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近期修正自治条例,将市有土地的申请比照国有地,未来将需办理公证;台北市水利处今(17)日表示,比起以往的程序,还多了一个步骤需要办理公证,民眾申请前要了解相关程序,才能确保自己的权益。
水利处雨水下水道管理科指出,台北市辖区范围内有不少由水利处管理的市有土地,就座落于民眾日常生活可接触到的环境周边,以往针对这些市有土地的民眾申请案,若具公益性、公共性或是短期使用而无续约需求,水利处则依《台北市市有公用房地提供使用办法》办理审认。
下管科说明,针对使用公有土地,因北市财政局考量其订定的内容在实质上多数属于私法契约,因此比照国有公用不动产出租的契约性质,以签订私法契约为原则,将自治规则之名称修正为《台北市市有公用不动产提供使用办法》,增加应办理公证事宜(含共同负担费用)相关规定,今年2月1日起,新申请案件已开始适用新制规定。
水利处提醒,新法规已经上路,为避免增加申请的期程,申请公有土地前一定要先了解相关适用条件,也就是要符合公益性、公共性,或是短期使用而无续约需求的使用条件,也要备齐相关的申请文件,而且审认通过后还要再办理公证,才能在申请过程中确保自身的权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