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委会日前举行第56次谘询委员会议,主题为「习核心下中国大陆经济体制及发展模式可能转变之观察」。学者在会上表示,大陆产能过剩、陆企削价竞争倾销,恐衝击我相关产业。另有谘委指出,部分台商透过与陆商合资或併购,转变为具有混合身份的「新陆商」或「混血台商」,将影响两岸产业长期以来合作模式。
陆委会22日发布第56次谘询委员会议与会委员发言重点。学者引言指出,儘管中共期望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惟政策过于偏好科技及制造业发展,而非消费领域,资金流向制造业加剧将造成部分产业产能过度扩张,供需失衡下,产能过剩现象愈发突显,陆企削价竞争倾销全球,恐加剧中国大陆与欧美等国贸易摩擦,衝击我相关产业。
部分谘委观察,为因应美中科技战及供应链分流趋势,外国企业及在陆台商採「中国+1」策略,转移投资成趋势,部分台商选择留在中国大陆经营内需市场,形成In China, For China模式,透过与陆商合资或併购,转变为具有混合身份的「新陆商」或「混血台商」,未来台商资本结构转换及发展模式,将影响两岸产业长期以来合作模式,并对新身分台商的认定以及产业辅导政策带来新挑战。
有谘委提醒,美中科技竞逐下,台湾恐成为高技术人才被挖脚的对象,面临技术外流的风险,国科会已于去年公布「核心关键技术清单」,政府应适时协同相关部会盘点更新,将人工智慧相关项目纳入清单,并就国内陆制中间财及零组件的适用范畴予以厘清,以免业者有涉及国安、资安的疑虑。
另有部分谘委关注,中国大陆大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占比攀升,恐影响对企业放贷能力,民企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下,利润萎缩倘无法获得资金挹注,未来倒闭风险恐大幅增加,将连带出现相关从业人员失业潮,进而影响社会稳定,我应持续关注相关情势风险与变化,审慎关注对台经贸可能影响。
还有谘委指出,假设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维持低落,失业率持续上升,农民工及青年失业,以及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对其社会体制运转及政权稳定性将造成影响,我方应审慎关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