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葵是嘉义县阿里山乡的特有作物,过去种植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国有林地,在国有林地禁止栽种政策力行后,阿里山山葵种植锐减,为让山葵产业復甦,嘉义县政府推动为期4年的「阿里山部落山葵产业栽种聚落亮点发展计画」,投入200万兴建山葵智能设施温室、成立有限责任嘉义县阿里山原住民山葵生产合作社等,目前种植数已达6分地、4万株,预计今年将增加到7分地、5.5万株。
县府农业处指出,山葵有「绿金」美名,过去鲜食根茎出口价格高昂,开始大量种植后,却成为永续山林的破口,还需清除原有地被植物与枯枝落叶,种种因素都不利于水土保持,当时的林务局,现为林业保育署于2001年拍板,採渐进式全面回收土地,之后有山葵农引进日本品种交叉配种,让山葵在中低海拔成功復育。
由于山葵曾是山区居民赖以为生的产业,农业处自2021年至2025年执行「阿里山部落山葵产业栽种聚落亮点发展计画」,投入2000万,包括兴建山葵智能设施温室2座农场、兴建山葵简易强固型温室1座农场,办理教育训练及生产履歷标章课程,并成立阿里山原住民山葵生产合作社等,阿里山乡公所及阿里山社区关怀协会也跨域合作,让居民开拓自己的土地耕作,重启山葵产业。
阿里山原住民山葵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安淑美说,山葵要种植到能上餐桌至少得花2年时间,计画最初先栽种了1万株,再慢慢试验、尝试找出最好的方法,并从最深山的里佳部落、特富野部落开始发苗让班员栽种,盼能逐渐增加收穫量。
安淑美说,合作社也开发1000至1200公尺中高海拔山坡地高密度植种技术,在相关单位全力协助山葵復育下,目前合作社社员种植株数约4万株,面积约6分地,今年估增加到5.5万株,面积约7分地。
日前嘉义县长翁章梁前往阿里山上的山葵种植地关心復育情形,也品尝多道山葵料理的绝妙滋味。安淑美表示,山葵加工品一样能带来经济产值,叶梗可制成贴布、能量饮,合作社也和嘉义大学签署MOU合作开发山葵燕麦,新鲜的鬚根、梗还能入菜做鸡汤,味道清甜爽口,目前正尝试做山葵冰淇淋,想打造成来阿里山必吃的特色。
翁章梁说,「哇沙米」要变成餐桌上的佐料要花的时间很长,復育过程也不简单,光是降到中海拔栽种,所需低温条件就会消失,过程要不断实验、克服问题,相当考验耐心,他实地关心后,看到復育状况很不错,只要施种成功就能推广到部落内不涉及危害水土保持的地方,让山葵继续成为阿里山的象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