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经疫情期间的晶片荒之后,欧洲国家开始砸钱投资半导体领域,台积电也已承诺赴德国设厂,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专家分析指出,除了高成本之外,人员管理、劳资关系与文化差异才是最需要担忧的事情。
日经亚洲评论报导,目前欧洲半导体占全球产能约8%,比90年代10%还要低,更别提1990年代欧洲曾占当时的先进技术44%产能,目前亚洲已经囊括高达90%以上先进制程的产量,比例相当悬殊。
台积电与英飞凌、博世及恩智浦在欧洲成立合资企业兴建12至28奈米的晶圆厂,主要用来满足当地车用半导体的需求,然而欧洲设厂的成本远比亚洲还要高,让不少人替台积电紧张。
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电子与绿色能源中心主任Jerry Peng就提到,「对亚洲晶片商与供应商而言,在欧洲进行投资或扩张,高成本当然是一个问题,但人员管理、劳资关系与文化差异才是最需要担忧的事情。」
谈到欧洲半导体的兴衰,格芯高阶主管Jens Drews表示,「欧洲已经沉睡了很长一段时间,过去几年才醒过来,虽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背后没有足够的动力,步调太慢也缺少足够的资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