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避免农业成为其他行业问题的受害者」,报导引述欧盟执委会农业专员沃伊切霍夫斯基(Janusz Wojciechowski)的话说,他告诉「中国伙伴」,农业作为对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需要被「特别保护」起来。
报导表示,沃伊切霍夫斯基是在上月末在中国接受採访时做出上述发言。沃伊切霍夫斯基4月21日至26日到访上海、深圳和北京,任内首次访中的他率领了超70名农业食品企业代表的「规模最大代表团」以示重视,随行企业总市值达到3500亿元(欧元,下同)。
公开日程显示,沃伊切霍夫斯基在中国期间会见了中国农业农村部长、中国国家智慧财产权局长和海关总署长等。欧盟执委会声明称,沃伊切霍夫斯基在会面期间表示,儘管面临「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困难」,中国和欧盟在促进农业食品贸易方面仍有很大的潜力。
中欧互为第二大交易伙伴,2022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8473亿美元,日均23亿美元。尤其是农业方面,中欧在大多数类别农产品上均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繫。只是受新冠疫情和俄乌衝突影响,欧盟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沃伊切霍夫斯基希望今后贸易量能够重回2020年水准。
然而,《金融时报》称,布鲁塞尔近来指控中国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导致中欧双方关系日益紧张。报导称,欧洲农产品生产商担心,欧盟对中国产品的打击可能会招致中国政府对欧盟食品出口的「报復」。
报导提到,在欧盟去年宣布对电动汽车进行调查后,中国今年1月也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暗指这是中方对欧盟反补贴调查的报復,担心中方的反制手段可能延伸到农业领域。
与太阳能电池板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不同,欧盟农食产品是对中出口呈顺差态势的领域之一。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对中货物贸易逆差达到2910亿欧元。同年,欧盟对中农产品出口额146亿欧元,同比下降8%;中国对欧盟进口额83亿欧元,同比下降15%。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