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苗栗区农业改良场参与农业部「农产品碳足迹盘查计画」,执行台一休閒农场草莓鲜果碳足迹盘查,经过1年,该休閒农场通过环境部审查,成功取得「产品碳足迹标籤」,成为台湾第一个拥有碳标籤的草莓。
苗栗农改场表示,台湾自2009年推动碳标籤制度以来,共500多件产品取得碳标籤,但多集中于食品与制造业,农产品相对较少,草莓碳标籤的取得,不但可扩大碳标籤的农产品,更能达成「绿色消费」的目标。
苗栗农改场长吕秀英表示,农改场以环境部公布「碳足迹类别规则(CFP-PCR)生鲜水果」为依据,纪录草莓生产到废弃回收的碳足迹排放量,台一休閒农场生产的「400g塑胶手提盒草莓」碳排比例依序为原料阶段占68.81%、制造阶段占30.81%、使用阶段占0.33%以及废弃回收占0.05%,总碳足迹排放量为1.1kg CO2e。
吕秀英指出,其中原料阶段为碳排热点,以肥料、滴灌电力及种苗居前3名,为达成5年内碳足迹减量3%的目标,农改场将持续协助台一休閒农场导入专业技术团队,辅导合理化施肥管理、提升肥料运用效率及导入节电灌溉系统。
苗栗农改场强调,生产低碳排商品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延缓全球暖化,未来持续辅导农产品碳足迹盘查,鼓励业者降低碳排并研发减碳技术,携手迈向农产品永续减碳的行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