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前镇区瑞隆路近日进行「标线型人行道」施作工程,预计年底前将长达1.2公里,成高雄最长路段,日前因遭违停占用,传出也影响店家做生意质疑声浪,路权团体则建议未来仍希望朝实体化人行道目标前进。高雄市交通局承诺会一一改善并强化与民眾沟通,也透露若成效良好确实希望能实体化。
提案设人行道的高雄市议员黄彦毓表示,前镇区瑞隆路为交通干道,沿路小吃林立,常见有车辆并排违规临停,不仅影响交通,更让行人完全没有行走空间,考量施作实体人行道经费庞大,且施工期长恐影响店家生意,去年就多次向交通局建议增设标线型人行道并重新刨舖路面,取得安全平衡点。
交通局说,藉由工务局道路重新刨铺的机会,在凯旋至永丰路段,将快车道瘦身缩减为3公尺,以标线规范行人专属空间,保护行人安全的同时,也兼顾汽、机车用路人的权益;为导引停车需求,人行道标线以内凹路型设计,并设置交通杆加强区隔,导引车辆至正确位置临停,另转角人行道外推扩大,使转弯车辆及行人都有更安全清晰的视线。
不过人行道画设之初,因违规占用状况四起,加上店家质疑会影响做生意,前镇区瑞隆里里长杨家鸿透露,一开始店家反对声浪较大,因担心顾客不会停车影响生意,经几天宣导后已逐渐认同,经观察违停状况也有所改善。
有买饭民眾认为,一开始真的不知道怎么停车,看到一旁车辆停法才知道,建议市府多家宣导;而店家送货司机则认为,虽会担心车道缩减影响车流,但有人行道空间,其实上下货是能避免推车推到路上,整体来说是更安全。
高雄市行人路权促进会理事长林于凯认为,目前民眾对于如何在标线型人行道外侧停车不清楚,亦有民眾反映警察执法时,也讲不太清楚何处是属于可停车范围,因此建议交通局除了扩大跟民眾沟通,也要跟地方派出所确认停车标准。
林于凯也建议,因瑞隆路标线型人行道全段属于跟车道共平面,建议可以在必要路口安装萤光软条,保障夜间通行时车辆可明确辨识人行道范围;也因瑞隆路进入标线型人行道路段车道有缩减,建议交通局也可增加路面的行车引导标线。
林于凯说,新的交通规划初期民眾需要一段适应时间,如何用更简洁的方式让民眾知道如何停车、遵循相当重要,强调,一旦标线型人行道大家习惯使用后,后续应朝实体化人行道的方向推动,才是对用路人安全最有保障的作法。
交通局表示,目前已与地方里长、派出所合作,派发传单宣导用路方式,也考虑增设临时牌面,加强向用路人提醒人行道周边交通方式,针对民眾所提意见,经讨论后会逐步施作改善,未来若标线型人行道使用情况良好,就会向市府建议规画为实体人行道。
前镇分局警方也说,瑞隆路在交通尖峰时段,目前有加强派遣巡逻警网前往协助劝导、驱离违停车辆,为让民眾适应新措施,警方配合交通局规画于劝导期间,亦会当场向民眾宣导瑞隆路新路型的正确使用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