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17年来不曾对外併购,过去7年间更专注处分多项亏损单位与非核心事业的光宝科技,为什么决定重启併购、买下日本业者柯索近两成股权?

2007年之后就不曾启动对外併购的光宝科技,总经理邱森彬在4月30日宣布,将以25.3亿元,取得日本电源供应器业者柯索(Cosel)19.99%股权,交易完成后,光宝将取得柯索一席董事提名权、一席独立董事建议权。

距离上一次併购已长达17年、过去7年间更将非核心事业全部处分的光宝,为什么在此时此刻决定重启併购?

20年间买下多家大厂

积极整合内部母子公司

时间回到1990年至2010年之间,很难想像,这20年间,光宝在国内外的併购活动非常活跃。先是1990年,以电脑周边与橡胶事业为主的子公司旭丽,吃下美国第三大键盘业者Maxi Switch;隔年,光宝也启动了第一件跨国併购案,买下英国电源供应器业者NPE。随后,光宝陆续併购了电脑机壳业者松乔实业,以及主要生产网通、PC、无线通讯产品的致福科技等,为了在快速成长的功能型手机代工供应链,获得一席之地,更在2007年斥资125亿元,买下诺基亚的手机机构件主力供应商贝尔罗斯(Perlos)百分之百股权。

不仅对外併购积极,光宝也积极推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整合。如2002年启动四合一,将光宝与三大重要子公司旭丽、源兴、致福,整合为新光宝;光宝也在2014年,将包括光宝移动在内的7家子公司,併入光宝、主打「One Lite-On」,并将产品线重新整理成八大事业群。

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多年来因为不断併购、内部整合而来的产品线,很多不是赚得少、就是陷入亏损,明显影响光宝的本业获利能力。也因此,光宝从2018年起开启「瘦身」之路,将赔钱、成长性衰退,或非核心的事业陆续出售,包括智慧型手机用镜头模组业务、光宝移动(原Perlos)、SSD(固态硬碟)业务等;直到2022年中,将多功能事务机部门出售给中国立讯集团后,光宝终于「瘦」到理想中的「体型」,获利能力也随之成长,去年EPS(每股税后纯益)已经来到6.36元,创下歷史新高。

然而,光宝的营收规模,也随着不断瘦身而缩水。光宝合併营收曾在2014年来到2306亿元的高峰,到了2023年,合併营收只有1483亿元。换句话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光宝的营收规模下滑近千亿元。

营收,代表一家公司拓展业务的能力,营收下滑的状况,光宝的经营团队不是没有看在眼里。事实上,光宝在2020年启动世代交替后,新的经营团队——董事长宋明峰、总经理邱森彬上任,即有意重新启动併购。邱森彬曾多次公开表示,希望透过併购来补强公司在技术或市场端不足的能力,也希望透过併购与有机成长双向进行,带动营收重新回到成长轨道。

(图/今周刊提供)
(图/今周刊提供)

文章来源:阅读全文

#光宝 #併购 #买下 #柯索 #邱森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