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安全部微信公眾号13日发文指出,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近年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打着「项目调查研究」「生态治理保护」的旗号,非法採集、窃取大陆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给国安带来风险隐患。
「您好,我是X国的教授,专程到此开展跨国学术交流,想与您共同考察本地的生态环境,并为您提供丰厚的经费报酬!」一名自称某国教授的境外人员在本地人带领下,在大陆某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林场等地,安装了多个所谓用于「考察生态环境」的仪器设备,建立多处小型观测试验场,非法大量採集中国重要自然保护区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
根据大陆国安部13日文章表示,国安机关根据线索,会同有关部门迅速开展工作。某国教授对其以学术合作为掩护,搜集、窃取大陆非传统领域安全数据的事实供认不讳,国安机关也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某国教授等涉案人员进行处理。
大陆国安部也举例,一所外国大学在境外非政府组织支持下,与西南地区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管理单位进行自然生态领域科研「项目合作」,并採取利益拉拢、色情引诱等方式将中方人员拉拢「下水」,指使、胁迫其配合非法窃取自然保护区各类敏感数据。
文中指出,国安机关发现该非政府组织背景复杂,此次实为某西方大国以进行项目合作为掩护,通过违规在大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安装气象站、布设红外相机设备、GPS测绘、窃取涉密电脑资料等方式,获取重要自然保护区大量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及图片资料并向境外传输,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文章称,大陆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基础数据,是独有的宝贵数据资源,与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数据安全等密切相关,未经审批非法採集和跨境传输上述敏感数据的行为,都涉及违反「反间谍法」相关规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