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20年,将徵收400多公顷特定农业区的新竹县台知计画(原名璞玉计画),时隔两年5月21日再度召开第14次内政部都市计画委员会专案小组会议。璞玉自救会与救璞玉公民行动,下午1点15分于内政部国土管理署召开记者会,呼吁内政部都委会应直接否决台知计画。
清华大学人社院学士班助理教授李天健指出,冗20年,各种审查超过20次,仔细检视每次审查会议,发现同样的审查结论,新竹县府总是虚应了事、一拖再拖,一直想着偷吃步。这样不合时宜,违逆时代需求的台知计画,是该让它划下休止符了。
李天健批评,为什么国家与人民要为这个怠惰的开发计画买单?为什么我们要继续纵容这个只想着偷吃步的开发计画,不能让它划下休止符,就此「否决」台知计画?
璞玉自救会长陈义旭副表示,台知计画至今仍有「破坏优良农地」、「大规模搬迁客家农村聚落」、「扼杀大新竹城乡共好」、「严重衝击大新竹气候变迁调适能力及环境承载力」四大衝击,以及七大争议,新竹县政府此次计画草案不换汤也不换药,也未有效沟通,即以2年前旧案径送都委会审查,完全是藐视内政部都委会。
陈义旭呼吁内政部都委会应直接否决台知计画,并呼吁竹县府依2021年救璞玉公民行动万人连署的主要诉求:「完整保留优良农地」、「维持既有聚落纹理」、「促进城乡共好及住民宜居」等发展原则,重新研议替代方案。
新竹母语囡仔窟团长Momo表示,她跟5岁的女儿说,「东海窟的田要被政府收走了,田园就消失了」。她女儿说,「不可以,我跟同学在那里种菜耶、插秧耶,那我的玉米怎么办!没有田,我们怎么生活,为什么要盖那么多房子」。
Momo表示,我们是幸运的,在这里感受田园四季的变化,看见渡鸟天上飞、水田找寻食物,日头斜西照映稻穗闪闪发光,新竹风吹过稻浪刷刷刷的响,还有各种昆虫、蝴蝶在身边。我们也是不幸的,政府要徵收这片农田,我们的下一代失去人类和农田生态和谐共处的机会,农地不种田改种厝,种下树苗是希望,树会长大后人得荫,盖了房子会老化,厂房也有年限,以后留给下一代的到底是什么?
新竹市议员林彦甫表示,新竹县政府一再强调台湾知识园区是国家重大建设,必须尽快通过。然而这个计画共435公顷土地中,符合重大建设的部分仅有 115 公顷,其中包含产专区 82 公顷、文大用地33公顷,共只占26%。其余皆被县府以「引入产业衍生之生活腹地需求」、「考量民眾参与开发之意愿」等为由而纳入。县府扩大徵收土地之理由与推动国家重大建设,完全无法搭配。
林彦甫认为,即使就重大建设的部分来看,县府也应说明规划产专区 82 公顷、文大用地33公顷的必要性。一来,新竹县市已陆续推出竹科三期、竹科X产业创新园区等计画,再新增82公顷之产专用地的必要性为何;二、台科大 20 多年未在竹北设校閒置 7 公顷校地,交大甚至近期提出要将校地 BOT 给科技业盖商办大楼,如今再规划 33 公顷文大用地的合理性在哪。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研究员许博任则指出,对比竹科三期案县府两年来10余次与自救会沟通,计画内容亦参照自救会意见有大幅更动,而终于得致可进一步聚焦讨论计画配置的重大突破;台知计画两年来新竹县府却未曾与自救会及公民团体进行沟通,仅在都委会排定审查日期后,临时抱佛脚邀约自救会碰面。
许博任表示,新竹县政府提送的计画内容,和两年前第13次专案小组会议几乎完全一致;对于前次都市计画委员、璞玉自救会及公民团体歷年持续提出的四大衝击、七大争议,还是实问虚答,显见新竹县府尚未有于此时解决台知计画争议的诚意与量能。呼吁都委会专案小组应直接建议本案不同意拟定,要求县府归零思考,务实检讨城乡发展需求,重新与居民协商竹北东海、隘口等地区合适的空间发展计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