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市林姓民眾日前在修剪庭院围篱时,发现1窝鸟巢里面有3只雏鸟,经他观察,其中1只亲鸟是乌头翁、另1只亲鸟前额有部分黑羽,其余都是白色的,不确定是不是白头翁,「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经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合欢山研究中心主任姚正得鑑定,正是由白头翁与乌头翁杂交的「杂头翁」。
台湾特有种乌头翁是二级保育鸟类,仅分布在恒春、台东及南花莲,由于人类不当放生,造成西部的白头翁与乌头翁杂交,并且持续扩大中。
台东县野鸟学会表示,乌头翁与西部的白头翁因地理隔阂,近年因人为介入,较强势的白头翁飞越中央山脉、与在地的乌头翁「联姻」,杂交个体有逐渐增加趋势,特有原生种群基因遭污染,未来野外纯种的乌头翁恐怕会面临消失危机。
姚正得指出,台东又是乌头翁的核心族群,因为人为不当放生的结果,让乌头翁特有性受影响,台东鸟会、屏东鸟会及中华鸟会长期关注各地杂头翁情形,因此站在生态保育的角度并不乐见,也呼吁民眾若有发现杂头翁,可通报该研究所移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