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鷴宝宝经常跟在亲鸟身旁,爸爸妈妈也机警注意宝宝的动向。(图/台北市动物园)
越南鷴宝宝经常跟在亲鸟身旁,爸爸妈妈也机警注意宝宝的动向。(图/台北市动物园)

极度濒危物种的越南鷴在去年9月14日从捷克布拉格动物园引进3对来到台北市动物园,目前传出其中2对已积极育幼中;台北市动物园提醒,为了让幼鸟健康长大,亲鸟通常都会儘量选择隐蔽性较高的角落活动,若希望能成功看到可爱的雏鸟,经过越南鷴展场时请务必降低音量与动作减慢,耐心观察或许就能找到如同躲猫猫专家的越南鷴一家。

为强化翻转物种濒危趋势「Reverse the Red」行动,台北市立动物园近年来积极参与欧洲动物园暨水族馆协会(EAZA)所推动的濒危物种保育计画(EEP),去年9月14日从捷克布拉格动物园来到动物园的3对越南鷴,盼能在台湾建立起越南鷴的卫星族群,落实对极度濒危物种的域外保种工作。

目前越南鷴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名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也被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I名录予以保护,今年为动物园建园第110周年,动物园以「Devoting to Rewilding」作为今年园庆的主轴精神,由13种保育焦点动物构成的动物园110周年的视觉影像越南鷴当然名列其中。

动物园长諶亦聪表示,越南鷴一窝通常会产4到7颗蛋,蛋壳呈带粉的奶油浅褐色,有白色小点,一般孵化需要大概22至26天,今年4月初,负责照养越南鷴的保育员便观察到有2对越南鷴,开始在各自活动场的角落卧巢,并在4月底到5月初之间发现母鸟已离巢,雏鸟们躲在亲鸟的羽毛底下跟着亲鸟行动,模样十分可爱。

她说,目前在雉科珍禽区已有近1个月大的越南鷴宝宝们,渐渐开始自己探索环境,不过要看到越南鷴一家可不容易,越南鷴生性害羞且喜欢隐蔽的环境,无论是亲鸟或是雏鸟都对人有很强的警戒心,会选在茂密的植栽中活动。

諶亦聪指出,目前位在雉科珍禽区的越南鷴亲鸟们过去还没有成功育雏长大的经验,而这也是越南鷴在台北动物园首次育幼成功的好消息。提醒大家观察越南鷴及其他鸟园中育幼的亲子活动时儘量降低音量,好让鸟宝宝们都能安心长大。

园方表示,如果有机会窥见越南鷴一家活动的照片,欢迎您在个人脸书或动物园脸书贴文与大家分享,另外还可以投稿「2024台北市立动物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写生摄影比赛」,活动期间自本月22日至6月18日止。

#台北市 #台北市动物园 #越南鷴 #育幼 #保育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