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王义川「手机监控」说惹议。台湾人权促进会今指出,王义川言论内容中所指涉的位置资料分析,已涉及个资目的外利用,建请电信主管机关、数位广告与行销业者的主管机关、政党,应厘清及说明包含手机信令分析、基地台位置分析、Beacon室内定位等资料搜用现况,检视其已否落实消费者的知情同意与退出权利。
台权会指出,位置资料能透露个人或群体的政治倾向、宗教、性倾向、兴趣与社交圈,即使去除姓名、门号,仍然能从位置轨迹,判定个人住处、工作地,推定职业、常聚集的群体,更别提若单纯作为交通流量统计分析,理应只需要人流的总数,而不需要其余诸如性别、年龄等结合基地台位置与电信使用者资料而来的人口属性资料。
台权会说,台湾电信资料从事商业利用已不是新闻,除了地方政府外,房地产、数位广告等相关业者可藉由电信资料从事商圈分析、或从事广告的精准投放,早已是公知之事实,而依电信资料应用层面说明,只要资料具串联能力就不是经「去识别化」后的资料。
台权会表示,经歷疫情的万华注记案可知,政府与电信业者是以位置资料与时间,区分谁是高风险族群,且未告知资料主体即予以注记,但即使电信资料的再利用为纯商业利用,主管机关仍须厘清个人资料使用同意书当中的「去识别化」、「统计」、「行销」等词汇,是否足以让消费者认知到生活的轨迹会被提供给第三方做精准投放,或从事集会抗争等社会、政治活动的分析。
另外,主管机关与业者须厘清商业利用的电信资料如何释出?如何与其他业者联盟合作分析?如何杜绝任何有资金的单位(比如中国、诈骗集团、资料掮客等)购买取得后,进而再自行与其他资料进行串联分析?
台权会表示,该案凸显台湾不少资料搜用者长期存在「只要资料不是个资,就能爱怎么用就怎么用」的腐败逻辑,而回归正常的资料治理,主管机关应主动掌握相关业者搜用个资的法律依据,同时检讨服务条款中,同意搜用资料的类别与目的是否足够清晰,确实落实知情同意、事后控制等个资权利保护机制。
台权会说,只要仍有拼凑出个人图像的可能,就不是「去识别化」,预防操弄、贴族群标籤、分化群眾、建构强健的民主基础,隐私权补破网的工程需要各政党与主管机关正视,个资保护的漏洞正随着时间越破越大,个资串联与利用渗透只会愈加绵密。无损于民主的正规资料分析与商业利用,必须仰赖落实个资保护与健全配套的作为,而非一再便宜行事,天真地解释「去识别化」以求开脱。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