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2023年合併营收6.16兆元、年减7.01%,创歷史次高。归属母公司税后净利1420.98亿元、年增0.44%,创歷史第三高,每股盈余10.25元则为近16年高。毛利率6.3%、营益率2.7%、净利率2.31%「三率三升」,其中毛利率及营益率分创近6年、近7年高。

刘扬伟表示,后疫情时代的高通膨和高利率,使终端市场需求及企业投资意愿因此降低,对鸿海而言是挑战也是机会。所幸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鸿海发挥长久以来建立的优势,在追求EPS极大化的同时,也持续优化产品组合、不断提升毛利率。

鸿海董事会决议2023年配发每股现金股利5.4元、创1991年上市以来新高,盈余配发率升至约52.68%、为近3年高,连5年配发率逾5成,总计将发出约748.6亿元现金。会中亦通过员工酬劳分派案,预计发出82.6亿元现金酬劳。

展望后市,刘扬伟指出,鸿海将从制造服务转型为平台解决方案服务,以数十年来累积的零组件、模组、系统组装、IC及软体技术能力,并以生成式AI工厂为助力,发展智慧制造、智慧电动车、智慧城市3大平台所需的各式解决方案。

同时,鸿海也会和辉达(NVIDIA)共同开发下世代AI和机器人的生产系统。刘扬伟强调,AI产业现阶段仍在初期快速成长阶段,部分调研机构预测AI产业未来7~8年规模将达逾1兆美元,其中硬体就超过一半。

刘扬伟指出,AI产业会是鸿海未来成长的主要动能之一,公司今年AI伺服器营收将成长逾4成,对整体伺服器营收贡献亦会达逾4成。随着AI需求成长,相信AI伺服器很快会成为鸿海下个兆元营收的产品。

电动车布局方面,刘扬伟指出,MODEL C今年在台湾正式量产,前4月出货量已逾2千台、全年预计将逾万台,营收目标逾百亿元。而另一款乘用车MODEL B将在第四季完成量产前准备,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开始接受预订。

电动车软体方面,鸿海取得ISO 26262最高功能等级的安全认证,并与合作伙伴在地营运的BOL商业模式,提供客户软体服务、协助达成软体定义汽车的能力。去年启用的高雄软体研发中心,未来会以三大智慧平台为基础,加速推动台湾软体产业发展。

刘扬伟也正式宣布,今年将于10月8日扩大举办第五届鸿海科技日,从1天增为2天,届时会更完整展示三大平台及AI,并推出让大家耳目一新的车款及其他关键产品,同时10月9号将首次开放大眾参观,让有兴趣的民眾更了解集团的最新技术发展。

#鸿海 #AI #刘扬伟 #营收 #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