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我是遗物整理师》在台热播时引起观眾热烈讨论,不过根据中华心希望空间整理顾问协会的整理师们表示,遗物整理在台湾的现况仍不被大眾熟知,主因为保守的生死观、宗教观念,以及遗物须由亲属整理的刻板印象,然而对于一般人而言,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可能就非易事,更何况是整理亲人离世后留下的遗物,残存在遗物上的情绪与回忆,甚至一段关系,让不少人难以下手因此找上专业的整理师下手。
◐ 寻求遗物整理师帮助的原因:
根据该会整理师透露,大多案主寻求帮助时多因「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则是因为外在因素,如房屋买卖、租屋需退租等缘故,需要在短时间内将空间清空等原因,但相较于相较于一般的居家整理,该项服务并不是服务物品主人,而是为家属、亲友服务,因此遗物整理师的工作并非仅仅是为空间打造出适合的动线、简易单纯的断舍离,反而是首先处理委托者的情绪,在正式进入案场前,透过倾听、询问关键问题与沟通中,厘清委托者与往生者的关系与需求等,也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信仰不同,委托者与逝者关系也不尽相同,每个个案都与眾不同,因此也更仰赖整理师的同理心与观察力
◐ 不帮委托者和解、不评判 ,陪伴道别:
协会整理师们表示,「其实,也并不是每个遗物整理个案都是哭哭啼啼的。」根据案主的身分背景、宗教、与使者的情感连结不同,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有些委托者可能由于外在因素,急于清空房子、房间,也有人可能由于情绪因素,希望能够尽量留下所有遗物,中华心希望空间整理顾问协会理事长何安莳表示「单纯的断舍离在这个情境下并不适用,其实在遗物整理的个案中,专业的整理技巧反而会被放在很后面。」协会理事长何安莳分享其自身的遗物整理案件来说明,如在某案中委托者虽在血缘上与逝者关系亲近,然因种种缘故双方关系疏远多年,面对遗物情绪平稳甚至有些冷漠,因此在此案中,何安莳仅协助提供委托者处理物品的方案,如在进行地毯式搜索后,将各项物品分门别类,最后交由委托者决定物品去留。
不帮个案与逝者和解、不定义、不评断,是遗物整理时的重要守则之一,遗物是逝者生命里的痕迹,留下、丢弃遗物本身的行为无法被定义,只有活着的人才能赋予其意义;遗物整理的本质是道别,向逝者好好说再见,而遗物整理师的工作则是提供在世者协助人生轨迹的角色。
由于每个个案的状况都不同,执行遗物整理个案时并无确切的SOP,需要触及的层面、范围也较一般居家整理案件更加广泛,有时需要感性地成为委托者情绪的保护网,与生者透过遗物寻找彼此生命交迭的轨迹,有时则需要提供外部视角、抑或是屏除自身情绪,协助委托者完成他的需求。「整理师在(遗物整理)这方面的角色上。物整理的本质是道别,整理师的工作则是协助在世者继续人生。
遗物整理通常不会被遗物整理师作为作品集分享,因多数委托者也并不会希望故事被公开,当然也曾经有委托者为纪念逝者,主动提出希望能将整理过程记录起来。何安莳也直言「遗物整理是很主观、私人的。」也并不像一般居家整理个案一样,是可以轻易被复制过程的,但也希望遗物整理的观念能够被更多人认识,让有需要的人在不知该如何处理时多一个协助的管道、选择,同时也感谢多次支持协会公益整理案件铁坊家具,数次捐出铁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