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豪分析,在AIC会上与公司交流时感受到许多公司仍然十分重视成本控制。实际上,消费股的净利率目前处于歷史高位,而互联网公司的Q124业绩也显示出利润率显着改善,瑞银对A股平均工资资料和住房调查结果的复盘显示,最近一段时间工资增长2%~3%,年初至今所得税收入的分析也显示出放缓趋势(部分可能由于2023年8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上调)。

由于收入增长缓慢、企业关注成本控制,公用事业成本上升(估计约占CPI的5%)和出境游增加(占人口的10%,占2019年水准的70%)可能给今后的国内消费復甦带来更大压力。瑞银指出,投资者普遍对中国消费股持谨慎态度,而近期股价反弹后,该行业已上涨20%,股价不再像以前那样便宜。

瑞银预估,今年余下时间内,市场将艰难上行,动能来自盈利保持韧性(因企业重视成本)、出台更有利的房地产政策和股东回报改善;同时也注意到Q124互联网和消费企业的净利润分别增长27%和15%,儘管营收增长相对较弱,分别为12%和4%。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资本支出更加自律,A股公司的资本支出增速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准(除了受疫情影响的Q120 外),以及政府可能介入,化解光伏行业的供应过剩问题。同时,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转向,交易量似乎有所恢復。儘管出现反弹,但瑞银对国际投资者的中国股票持仓月度更新显示仓位元依然清淡。

瑞银指出,调整后仍採用哑铃策略,一头是高股息率股(包括个别国企、公用事业和金融股),一头是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半导体设备和出境游。鉴于消费股的估值具有吸引力、成本管理稳健且投资者预期已降温,且并未低配消费股,但消费基本面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回暖,而在市场艰难復甦的情况下,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可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交流 #瑞银 #消费股 #房地产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