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夯!据统计,每年约有27万件公害陈情,其中不乏有偷放废气、倾倒废弃物等大型违法事件,但过去往往都要等到污染发生、民眾多次陈情后才会成案调查确定后才能解决问题,环境部环境管理署从2023年起导入「环境追踪及分析数位科技工具E-tracking」,更向行政院争取6年15亿元设立1000处镜头,更会强化AI辨识能力,协助稽查人员执法。
据统计,每年公害陈情件数约27万件、平均每2分钟就有1件公害陈情,但查缉时因为人力有限、查核搜证困难及事业稽查资料来散,导致稽查效率不佳。环境部近年把「环境追踪及分析数位科技工具E-tracking」系统陆续导入至稽查单位。
环境部环管署组长许正雄表示,系统透过公害陈情发现污染,可形成智慧围篱主动告警热区,利用既有资料溯源,加速处理公害,包括解析陈情污染主项掌握握污染行业别,若有多笔类似案件同时进案还会有重大污染告警。
许正雄举例,如在某县市偏远山区,发现可疑大型清运车辆处载运废弃物进出,AI模组自动勾稽车行轨迹状态,发现列管车辆将GPS关机,并辨识出车上内容物满车进空车出,涉嫌倾倒废弃物重大,目前也移送侦察中。
许正雄说,透过系统建置让人均稽查件数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663件,人均裁处案件则上升至188件、罚锾也上升至79.9万元。
环管署署长顏旭明说,环境部也向行政院争取从2026年起6年15亿元预算,用以整合各系统监视镜头、高风险地区增设镜头及强化辨识功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