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表示,预计2026年后每年约有超过500件公有建物申请建筑能效;目前公有建筑能效申请评定的件数已达63件,共计完成认可36件,其中有19件取得近零碳建筑(1+级)能效标示。
内政部次长董建宏说,建筑节能减碳政策将由公有社会住宅带头,所有社会住宅均需取得绿建筑标章,而国家住都中心兴建的社宅已提前自去年起率先全面导入能效1级以上的规划设计;地方兴建社宅,预定自明年7月1日起达能效1级以上。
建筑研究所分析,今年底未来12万户社宅完工后,每年可减碳约4.74万吨;至2032年底,累计25万户社宅每年可减碳约11.23万吨。
加大净零建筑部分,针对公有既有建筑物,建研所也透过前瞻基础建设计画经费,补助中央及地方政府办理改善能效、建置再生能源及储能系统。今年共补助地方政府20案及中央政府15案既有建筑改善,预估每年可节电2,300万度,减碳量达到9,660吨。
引导建筑产业绿色转型部分,建研所也持续与业界合作推动智慧绿建筑,包括运用AI数位双生、辅导厂商协助台积电竹科十二厂P7办公楼、慈济医院花莲医学中心,均能有效节能6-9%,成效显着。
内政部订定2050净零建筑,三阶段目标,一、2030年公有新建建筑物达成建筑能效1级或近零碳建筑;二、2040年50%既有建筑物更新为建筑能效1级或近零碳建筑;三、2050年100%新建建筑物及超过85%建筑物为近零碳建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