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陆21日发布「依法惩治台独分子意见」,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分析,北京除是要对内交代,表明大陆对台独行径有主导权,更是透过依国内法惩治台独的举措,对外宣示两岸一中,最终达到对台威吓效果。短期必然会衝击两岸交流氛围,但中长期还是要看,两岸如何堆迭更多善意。
张五岳指出,从法律层级角度来看,最高位阶是透过大陆人大立法的形式,如《反分裂国家法》;其次则是人大常委会立法的形式。而这次《意见》则是用《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跟《刑事诉讼法》来作为主要依据,等于是行政执行的执法依据。
他解释,北京之所以採取《意见》形式,主要是因为「反独惩戒」在法律上不容易单独立法,沿用大陆既有的《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相对合宜,且《刑法》第102至113条就已触及分裂、颠覆国家等行为。当然该《意见》也增添如「缺席审判」、「终身追究」等一般法律所没有的规定。
谈及该《意见》目的何在?张五岳认为,首先大陆想要对内有所交代;透过依法反独,来表明其对反独或两岸关系有主导、主动权,拥有各式手段跟工具,可因应各种「谋独」行径。
对外则是要宣示「两岸同属一中」。张五岳称,北京希望彰显任何涉及到国家分裂跟台独的行径,都是大陆内部法律所不允许;这是两岸内部事务,所以大陆依据「国内法」依法解释台独,甚至审判台独。
张五岳强调,最重要的是可以达到威慑台湾的目的。只要违反北京所认定的台独行径,大陆就可依法惩独。这除了涉及到「台独分子」个人,也涵括其亲友、金主等面向,即便不在中港澳,但只要到了跟中国有引渡协定的国家,都有可能是其法律涵摄范围,都可以依法引渡、追捕。
「大陆这次等同是透过法律战,来达到舆论战和心理战的效果。」张五岳直言,两岸的民间互动、人员间交流,短期内多少会受到影响;这是「底线思维」的操作,不向台独与外部势力释放错误讯号,但大陆对台主轴还是「融合发展」,因此中长期,就看大陆还有无其他「软的一手」,两岸双方能否堆迭更多善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