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王先生近期常感左侧头痛像「被雷击中」,就医诊断为丛发性头痛,经止痛药治疗仍未改善,直到日前额头开始冒出红疹及群聚型水泡,再次就医才发现为左侧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带状疱疹。经抗病毒药物加上止痛药、维他命B12等治疗1周后,皮肤恢復正常也不再疼痛。
仁爱长庚合作联盟医院皮肤科医师葛宗昀24日指出,俗称「皮蛇」的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大多是幼时感染水痘时,病毒潜伏在神经,长大抵抗力变差时长出。疹子出现前,病人常常会先感到刺麻、抽痛及有烧灼感,疹子长出会看到红斑、群聚大小不一的水泡,亦可能伴随发烧、疲倦和全身无力等症。
葛宗昀说,若病况严重或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如癌症病史、洗肾、血液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出现瀰漫性的分布,也有少数患者只有疼痛感却没有出现疹子,因此增加诊断上的困难度。
他表示,带状疱疹治疗愈早使用抗病毒药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发病3天内治疗。此外,有3成的病人疼痛会持续超过3个月,称此情况为「疱疹后神经痛」,可依疼痛状况使用普拿疼、消炎止痛药、神经止痛药或含鸦片类止痛剂等,并给予维他命B12帮助神经修復,减少疼痛时间。
葛宗昀说,台湾每年有12万人得带状疱疹,尤其50岁以上比例明显增加。带状疱疹的诱发跟免疫力息息相关,生活压力、熬夜及免疫下降都会诱发疾病产生,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是减少带状疱疹发作最重要的因素。一旦发生带状疱疹也应及早就医,才能有效减缓痛苦。
葛宗昀补充,目前带状疱疹疫苗为重组蛋白疫苗,比起以往的减毒疫苗效果更好且维持更久,施打10年后仍具89%保护力,建议50岁以上、有免疫相关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曾经得过带状疱疹(有6至10%復发率)的病人可自费施打,共两剂,中间需间隔2到6个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