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用户端5日报导,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夕,传出卢沟桥事变亲歷者、抗战史「义务讲解员」、「时代楷模」、「北京榜样」得主郑福来,因病医治无效于2日15时56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3岁。

郑福来出生于1931年10月,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家住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西街。自小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曾任中共建政后第一任卢沟桥镇镇长,为宛平街道退休干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炮弹落在年仅6岁郑福来家旁。他在睡梦中被密集枪炮声惊醒,随后跟着母亲连夜逃难。一路上,他看到了无数悲惨景象,见证日本侵略者累累罪行和抗日军民浴血奋战。

幼年的郑福来帮中共解放军买过煤油,也听过小战士讲忆苦思甜的故事。军管会接管卢沟桥后,不满18岁的郑福来跟随共军参加发动、宣传群眾活动。1949年3月郑福来参加革命。同年10月,18岁的他以卢沟桥镇政府民政委员、治安委员身分,参加中共开国大典。1952年,21岁郑福来成为共产党员。同年,郑福来成为卢沟桥镇第一届选举上任镇长,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组织修復卢沟桥和宛平城,从此投身公务。

此后70余年,在卢沟桥近一公里石板路上,郑福来成为抗战史「义务讲解员」,用亲身经歷在卢沟桥上为世界各地游客讲解抗战往事,从不收取任何费用。近年来,年事已高但仍坚持义务讲解。坚持扶着栏杆站立讲解,讲到动情处,他说:「那段苦难的歷史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我活一天就要讲一天,让更多人知晓那段歷史。」

郑福来义务讲解生涯中,接待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宾、华人华侨,和数以万计群眾和部队官兵。不少华人华侨慕名而来,高校学子听完郑老的讲解后,寄来感谢信。

在郑福来带动和培养下,宛平地区形成了一支由中共党员、居民、志工组成的义务讲解队,越来越多年轻人接棒,在丰台这片热土,让抗战精神感染更多人。

#七七卢沟桥事变 #亲歷者 #抗战史 #义务讲解员 #郑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