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3年200亿元的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上路1周年,交通部今于立法院交通委员会报告办理情形,但有立委质疑,TPASS上路以来,公共运输搭乘人次竟「不增反减」,公共运输市占率和国外相比更惨不忍睹,不应拿疫情期间数字来比较。交通部回应,台湾公共运输还有成长空间,仍有许多要努力的方向。

民进党立委李昆泽指出,TPASS推行3大目标为降低民眾通勤负担、提升公共运输运量、降低道路事故,但月票实施以来,搭乘人次没增加反而还减少,今年1至4月搭乘人次对比2019年同期,所有运具整体减少9.1%,其中汽车客运减少20.5%、市区客运减少18.5%、公路客运减少37.3%,显示TPASS没吸引到新的使用者,成效不如预期。

他说,据2023年台北市交通民意调查报告,公共运输工具通勤者2019年有48.2%,去年降至39.3%,另据2022年交通部调查公共运输市占率,2009年16.3%、2016年18.2%、2022年14.3%逐年下降,强调「衰退不是现在才发生」,数据远落后其他国家,惨不忍睹。

李昆泽提到,推动公共运输指标包括价格可负担、道路建设、缩短通勤时间、搭乘舒适度及票务便利性、安全性等,其中在中南部,交通公共建设不足,俨然成为推展国际观光的阻力。

国民党立委廖先翔表示,公共运输使用率与疫情期间相比较没有意义,应和疫情前比较,若无法增加使用率,等于没达到当初设置的精神,台湾公共运输搭乘价格与国外相比已很便宜,现在民眾在意的是便利性和舒适度,但现今缺司机、班次减少,民眾搭乘时只能像沙丁鱼般拥挤,是非常不好的乘车体验。

民眾党立委林国成也提到,多数人都认同TPASS政策,其中北北基桃因人车潮路网集中,占整体使用8成,其他2成为其他县市,代表都会型大受欢迎,偏乡就有点障碍,建议交通部在研究时,要分区分段研究,包括桃竹竹苗、中彰投、云嘉南等,南高屏等,不能都依照北北基桃模式来规画。

公路局长陈文瑞回应,过去3年疫情期间,公共运输使用量衰退,不过TPASS政策投入后,有将衰退的人流陆续恢復,因2019年疫情前是公共运输量成长最高峰,故相比起来才是衰退。

交通部长李孟谚说明,台湾公共运输确实有成长空间,包括票务便利性或路网密度等,而公共运输使用率的升降有许多因素影响,例如新增路网、公共自行车站点等,TPASS推行目的不仅是要提升使用率,也盼缩小城乡差距,对居住正义也有一点帮助,至于中南部捷运路网确实无法像北北基桃一样密,未来还会增加,有许多方向要努力。

#TPASS #月票 #公共运输 #疫情 #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