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再生能源搭配储能系统是积极发展的主轴之一,然而,储能厂安全性问题向来是外界密切关注的议题,民眾对于储能厂潜藏的热失控危机感到担忧。为了有效控制储能柜的延烧风险,政府已制定多种消防安全规范,确保储能系统配置完善的消防灭火机制,务求积极有效控制系统故障所导致的灾情。
储能系统失灵往往是综合性因素导致,追根究柢仍归因于锂电池故障的热失控引起的灾情。据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储能联盟的解释,储能系统热失控四大类型包括电池过度充放电、环境高温散热不良、外力破坏电池与电池芯受潮造成内部短路等情况。因此,从电池及柜体的材质,到危机产生的应变机制,都需经过科学严谨的全盘设计与规划,以确保设施的安全及稳定。
此外,电池柜具有全年无休的电压和温度监视系统,若储能柜监测值超出安全范围,随即启动三道消防安全程序,发出警报通知维运人员抵达现场处理,同时系统将自主运行排气系统,并接续释放气溶胶与喷洒消防水雾,降低周边温度并阻止化学气体及粉尘扩散,进一步控制火势,第四道防线位于储能厂外围的两小时防火墙也能确保伤害不再扩大。
业者表示,储能系统规划与设置均依照国内外多项消防安全规范和指引程序,在正式併网前储能场皆须经由标准局专业验证,透过四道防线确保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