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智库一项最新报告显示,大陆在建大型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和风电项目合计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近2/3,另有专家分析,大陆碳排放量可能在去年已达到峰值。只是也同时面临挑战,过去针对煤电设计的电网如何消纳规模大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并将新增电量传输到有需要的地区。

据美国智库「全球能源监测」组织11日发布的报告,大陆在建大型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和风电项目合计装机容量达到339吉瓦(GW),其中太阳能占180吉瓦、风电占159吉瓦,这一装机容量是全球其他国家该数值总和的两倍,远高于排名第二美国的40吉瓦。

该报告预计,如果规划中在今年底前併网的大型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和风电项目均按期完工的话,大陆将提前6年完成大陆国家主席人习近平宣布的目标,,也就是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儘管大陆也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不断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已使煤炭发电的比例降至新低,并承诺将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根据德国之声报导,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和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首席分析师柳力上月在《碳简报》(Carbon Brief)发文指出,大陆二氧化碳排放量或已在2023年达峰,更认为碳排放量下降的原因是风电与太阳能发电量已可满足90%的新增电力需求,以及建筑活动持续减少。

加上美国「全球能源监测」的最新报告,也指出大陆庞大的在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更为该预测提供进一步佐证。但「全球能源监测」的报告还介绍,中国掌管能源的官员并没有流露出准备提前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意图。

有些专家认为,电力「晚达峰」可以有助于其他行业实现电气化,并避免煤电行业遭受「沉没成本」,同时也有新挑战。例如过去以煤电设计的电网如何消纳大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并将新增电量传输到有需要的地区。

#大陆 #规模 #太阳能 #吉瓦 #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