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龙镇水尾村牵罟班是目前苗栗县保存最完整的牵罟班,在水尾里长梁清文及水尾社区发展协会方健忠等中壮代接续传承下,水尾社区因为发扬牵罟文化已经成为远近驰名的特色社区,水尾社区一年一度的百人大牵罟活动,日前在水尾沙滩登场,民眾携老扶幼合力将罟网拉上岸,分享合力捕渔的乐趣,
水尾社区因邻近后龙溪出海口,早从清朝时期开始就是后龙镇当地重要的牵罟场,过去全盛时期整个后龙镇沿海有多达2、30个牵罟班,单是水尾村内就有多个牵罟班,在过去传统经济活动中,牵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渔获不仅可增加家中伙食营养,更可以变卖换钱补贴家用,因此,在社区内至今仍保有「牵罟路」、「罟寮」等地名,正可印证水尾社区牵罟文化。
随着捕鱼技术工具的改进,牵罟已逐渐被淘汰,苗栗县牵罟班目前仅存竹南镇天文里,后龙镇水尾社区及大山社区等3个牵罟班,水尾牵罟班曾一度面临班员严重老化险些解散,幸好在水尾里长梁清文、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方健忠等中生代出面传承,全面重建社区牵罟文化景观,包括了牵罟路等多处地点彩绘纪录牵罟文化,重新打造罟寮、牵罟体验场、牵罟场公园、陆上牵罟等。
水尾社区争取农委会渔业署、水保局等单位经费,为了牵罟活动特别打造一艘新的胶筏「罟排」还将「罟排」漆成七彩彩虹顏色,印照在蓝天碧海下特别亮眼,今年的百人牵罟活动选在上午10点退潮开始,首先由「罟排」载运罟网出海,一头牵绳则先固定在滩岸上,「罟排」看准潮流依序放下罟网,并将另一头牵绳送回滩岸上交给另一群牵罟群眾,2群民眾在牵罟班老师父的指挥下合力将罟网拉岸,渔获虽然不多,但也让民眾充分体验这项古老渔捞技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