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轻度智能障碍的青年小育,家境并不宽裕,高中毕业后想要撑起家计,但求职频频受挫,基隆就业中心近日透过深度谘询及协助,搭配多元就业促进措施,让小育顺利找到超商工作,目前已经稳定就业满3个月,也领取到初次寻职青年津贴。
今年20岁的小育内向寡言,有轻度智能障碍,再加上父亲长期失业,全家靠着微薄的补助度日。2年前小育高中毕业后,一度想找工作协助分担家计,可惜2年来投递履歷都石沉大海,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导致他越发消沉足不出户窝居在家,在教会朋友引领下,到基隆就业中心寻求协助。
基隆就业中心就服员发现小育有语言障碍,无法回应复杂性对话,身着破旧的二手衣物及已开口的鞋子,这都让小育在求职面试时大大扣分。为此,就服员运用「协助特定对象及弱势者求职面试整备服务计画」,带着小育去採购新衣服与鞋袜;为了提升小育面试成功机会,就服员亲自拜访厂商开发职缺,推荐企业运用「职场学习及再适应计画」录用小育。
同时,就业中心也透过横向连结职业重建中心,运用「身心障碍者职务再设计」设计专属工作流程、进行工作时间调整,让小育的工作表现有很大的进步。便利超商店长还亲自担任职场导师,手把手教导每一个工作步骤,店长表示,虽然小育反应较慢,但透过耐心指导,小育一点点的在进步,总有一天能独立作业。
北分署基隆就业中心指出,基隆市身心障碍者约有2万1,647人,为协助具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愿的身心障碍者就业,就业中心设有身心障碍就业服务人员提供专属服务,针对求职者现况进行优劣势分析,进而运用就业促进工具排除阻碍、量身开发友善职缺;就业后持续追踪就业状况进行职场辅导,视工作环境导入职务再设计,提供身心障碍求职者全方位的支持与陪伴。
北分署表示,身心障碍者在求职时,往往因为社会的既定成见、教育与培训机会有限等原因导致求职困难,北分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多元化的职业训练课程、专门的就业服务、职业重建资源中心及职业探索体验计画,希望和更多企业合作,提供友善职缺,雇用身心障碍者,只要给他们适当的训练和支持,他们都是稳定的好帮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