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凯米颱风影响,原定于7月25日登场的「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已确定延期到8月上旬召开。在人员名单方面,前中研院院长李远哲此前自曝受总统赖清德邀请,将担任该委员会顾问,近来也多次对外表明支持身兼该委员会副召集人的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一番挺核论述。学者认为,这两人被骂不但没改口,挨骂声量也变少,除了反核团体,党内也没再继续批,显然就是多数人明白这应是赖的主张。
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特聘教授叶宗洸表示,在童子贤表达支持核能之后,李远哲紧接着宣布自己也成为委员会顾问,可见是顺势配合童子贤的说法,「显然赖找李当顾问,一定希望在这方面能帮助童子贤。」
叶宗洸提到,两人既然都由总统赖清德任命,不断抛出挺核言论,代表赖政府在能源政策有意转向,「现在是把两个人推出来测风向。」而这两人被骂不但没改口,骂他们的人声量也变少,除了反核团体,党内也没再继续批,显然就是多数人明白这应是赖的主张,
叶宗洸指出,甚至近日就连行政院长卓荣泰也都说SMR(小型核电站)可考虑,倒是经济部长郭智辉还没回神,最近受访还在提隶属自主能源的氢能与地热,「这是典型的思虑不周。」
至于郭智辉的言论,叶宗洸说明,首先,氢能不是绿氢的产出是重点,大量储氢的挑战更大,比天然气更难,因为液态氢的温度更低,试问经济部的储氢规画在哪?场址决定了吗?大型氢能发电系统的建置规画呢?
叶宗洸进一步点出,其次,确实只有深层地热才符合台湾的需求,但目前的场勘工作完成了吗?确切的钻点与地面发电厂地点在何处?超过4000公尺的深层钻取技术真的已成熟可用了吗?适用于台湾的酸性深层地质吗?
叶宗洸强调,以上都是发展氢能与深层地热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看不出来5年内有机会稳定供电,只能说是一个是好高骛远、不够务实的新策略。
叶宗洸认为,新策略都可讨论,但于此同时应该先续用核电,以保持供电稳定及供电品质,不致经常出现降压的情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