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学甲慈济宫典藏「加官、晋禄」、「合境、平安」及「胖罗汉、瘦罗汉」3组6件交趾陶,2015年经文化部公告指定为「国宝」,也是台湾民间工艺指定为国宝古物首例,已164年歷史的6件国宝,歷时1年修復,期间更第1次「洗澡」,重现工艺表现细节,有趣的是,修復调查研究过程于「瘦罗汉」发现胎体制作痕迹,是否为叶王指纹?耐人寻味。
台南市文化资产处表示,6件国宝受到原有累积性损坏因素如污染、断裂、盐害、风化及前人修补等影响,经文资处协助慈济宫申请补助并获文化部文资局补助经费,由台湾艺术大学文物维护研究中心团队展开修护外,期间,文化部文资局也透过专业审查机制,确保此次修护以最大程度保存原有歷史样貌,已于今年6月完成修护,顺利回到学甲慈济宫交趾陶文化馆典藏与展示。
文资处表示,此系列交趾陶作品为学甲慈济宫于咸丰10年(1860)进行建筑体整修时,邀请传统艺师叶王制作,做为庙宇屋顶、壁堵等处的建筑装饰,这6件国宝自咸丰10年(1860)至今,终于洗了第1次澡,重新呈现其工艺表现独特与细节之处。
例如修护前,透过X光影像检测,「加官、晋禄」但尊人物鬍鬚竟是採用细铜线捻制而成;又「平安」交趾陶手上的花瓶器皿,则是採用手拉坏方式塑造而成,外型类似明代的白瓷「玉壶春瓶」,在在显示叶王工艺美学精细过人之处。
为了确保国宝修护运送过程安全无虞,修护前,前往修护地点台北与修护后的回家路途,途经县市地方政府警察局及国道公路警察局都出动警力护送,共计6辆警车前后包围运输车一路护送,而学甲慈济宫也全力协助前置包装及后续组装展示作业,使得这次任务圆满完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