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6月底上路,8项交通微罪不开放民眾检举,但警方仍可取缔。交通部统计,新制上路首周民眾检举案件数减少3万件,但举发总案件数却比实施前一周增加2万件,强调「执法强度没变弱」。
修法后新增不开放民眾检举项目包括骑机车手持行动电话通话;汽机车驾驶人吸菸影响他人行车安全;倒车未显示灯光或不注意行人及大型车倒车无人在后指引;在桥梁、隧道、圆环、障碍物对面、快车道临时停车;在交岔路口、公共汽车招呼站10公尺及消防车出入口5公尺内临时停车;在机场、车站、码头、学校、娱乐、展览、竞技、市场、或其他公共场所出入口或消防栓前停车等,也不开放检举。
交通部公共运输及监理司长林福山指出,大家担心修法后执法强度变低,不过比较数据发现,6月30日前一周举发总案件数有24万件,其中受理民眾检举有13万件,修法过后一周,总件数变26万件,其中民眾检举降至10万件,显示虽民眾检举数量变少,但总案件数为增加,会请警政机关持续加强执法。
交通部长李孟谚补充说明,6月底修法后检举项目限缩,但开出罚单总件数反而增加,执法强度没减弱,很多部分是径行告发,测速或科技执法也占很高比例。
此外,交通去年起要求地方政府6月底前完成红线要有10%黄线提供临时停车,全台22县市根据自行规画,共有2200处要调整,目前截至6月底都已完成,后续也请地方政府因应在地需求再调整。
另对于违规记点制度是否需要再检讨,李孟谚则说,6月才刚开始实施,半年后会看整体状况,做综合性考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