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屋价格持续高涨,价格相较实惠的「高龄房屋」也渐成交易主流。永庆房产集团比较七都2014年上半年与2024年上半年的交易屋龄占比变化,发现台北市逾30年以上住宅交易占比增加近30个百分点,10年内新屋则骤降26.6个百分点,而七都中仅有台南、高雄市新屋交易占比增加。

十年间,台北市各屋龄带住宅交易占比发生了巨大变化。2014年上半年屋龄10年内的新屋交易占比还有42.9%,但到了2024年时则降至16.3%,反观逾30年老宅交易比重则从28.1%攀升至55.9%,较十年前增加了27.8个百分点,是七都中「老化」最严重的县市。

永庆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陈金萍指出,台北市寸土寸金,由于都市面积较小,可开发腹地不多,新屋昂贵且供给量少于市场需求,民眾只得改买价格较实惠、居住空间较实在的老宅,加上都更议题加持,使得老宅交易持续增长,而新屋交易则因台北市住宅总价动辄3、4千万,非一般受薪阶级可负担,交易占比大减。

在此次统计中,新竹县市屋龄逾30年的「老宅」交易从4.3%上升至16.2%,增加约11.9个百分点,10年内新屋交易则锐减24.0个百分点。陈金萍分析,新竹县市因科技园区,带来大量工作人口,购屋需求强劲。然而在新屋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导致部分居住需求孔急的民眾,遂选择入主老宅;此外,随着新竹县市的房价快速飙涨,部分民眾亦退而求其次,购入价格较为实惠的老屋。这些因素因此拉抬新竹县市中古屋、老宅交易占比。不过,若综观整体数据,新竹县市老宅占比仅16.2%,依旧是七都中老宅交易占比最少的县市。

台中市、新北市老宅交易占比也分别成长19.4、15.4个百分点,双双站上3成大关,是除了台北市外老宅交易占比增长最多、占比最高的县市。陈金萍指出,台中市和新北市都是长期发展的都会区域,许多老宅地段条件优秀,加上较为亲民的价格,颇具吸引力,两县市逾30年屋龄住宅交易占比皆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不过,整体屋龄分布仍以10到30年的中古屋为交易大宗。

台南、高雄是七都中唯二10年内新屋交易占比增加的县市。陈金萍指出,高雄市新屋交易占比从2014年的43.4%升至53.1%,增加了9.7个百分点,而该区的中古屋、老宅占比则均呈现下降趋势。陈金萍分析,高雄市新屋销售状况良好,除了比起其他县市较为亲民的房价外,更受到台积电设厂效应影响,高收入人口移入,带动新屋交易量增,是今年七都中唯一新屋交易占比过半的县市。

至于台南市,虽同样以屋龄10年内的新屋交易为重,但交易走势反而呈现两极化。陈金萍分析,台南为观光重镇,不少业者选择购买老宅并重新装潢,改经营旅馆、店铺,加上老宅拥有甜甜圈价、位处精华地段等优势,保有相当竞争力。而台南重划区多,加上南科产业议题发酵,吸引不少首购或换屋族群选择「买新不买旧」,推升新屋交易量,让交易占比较2014年增加3.8个百分点。

#台北 #老宅 #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