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民眾法律常识的普及、保护自身权利意识的提升,诉讼案件也随增加,为了节省当事人的劳费,各乡镇市区设有调解委员会,根据内政部统计,去年乡镇市区调解事件结案件数为14.5万件,调解成立者11.9万件,成立比率82.5%,创下歷年新高。
内政部表示,调解成立比率逐年提升,背后功臣就是一群在乡镇市区免费为民眾排解民事事件及刑事告诉乃论事件的调解委员们。
内政部与法务部即将在28日举办「112年调解案件荣获中央各奖项绩优人员表扬大会」,感谢调解委员力促「和好」,不仅大幅减少讼源纾解司法负担,更是稳定社会祥和最大推手。
内政部说明,调解委员暖心及智慧是关键,例如台中有一对兄弟因对遗产分配不满,吵架互殴并互告伤害,经法院转介调解委员会处理,在调解委员安抚情绪及细心开导,父母留下的遗产是为能减轻兄弟经济负担,是父母对子女最后的爱护,当场让两兄弟深感有愧撤回告诉,重拾兄弟亲情。
另在彰化有一位外籍学生不熟当地道路而与他人发生车祸事故,因语言隔阂,调解一度陷入困境,所幸调解委员积极排解与协助找到翻译者,让双方沟通顺畅,成功取得理赔共识,达成和解。
内政部指出,这些调解委员处理调解案件日益增多,多亏各地方委员们秉持「公道」、「热心」与「耐心」的精神全心投入,面对不同立场,从中同理排解,减少双方民眾面对冗长繁复诉讼程序,共创双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