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在消费者线上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搜索关键字「学歷」发现,共有4万1392条投诉记录,其中「虚假宣传」「拒不退款」等内容居多。

买卖海外“速成学歷”乱象扰乱教育秩序,破坏教育公平,损害官方认证机构公信力。对此,受访人士建议,一是要严格海外学歷认证审查。北京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提到,用人单位在招聘关键岗位时可能会对相关人员做背景调查,但难以辨别学歷证书是不是买来的,辨别和筛选成本很高,大部分企业只能以学信网和中留服的认证为依据。建议从源头上把关,官方认证机构继续加强认证审查力度,结合多项辅助材料来评判,学歷认证也需要“严进严出”。同时,在用人单位对某项学歷有所疑问时,教育主管部门需积极配合审查鉴定,畅通回馈管道。

二是加强认证院校品质把关。“对海外学位的认证不能仅限于真偽,也要把好品质关。”山西大学社会学教授邢媛说,要从严把握互认院校品质,及时更新院校名单,对不符合品质标准的院校可暂停认证,以免影响社会对人才的有序评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在完善认证院校资讯披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仲介机构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

三是规范学歷提升资讯发布。当前学歷提升市场较为混乱,很多机构抓住一些群眾学歷提升的迫切心理来圈钱,在网路平臺注册多个不同机构名称帐号诱导大眾,有的机构捞到钱就跑路。邢媛等建议,加大相关资讯审核力度,督促平臺及时对违规资讯进行标识和清理。

#海外学歷 #认证审查 #院校品质 # 把好关